top of page
IMG_9071_edited.png

吳家慶
諮商心理師

#多元性別文化
#原生家庭與家庭關係
#伴侶與婚姻
#自我探索
#失落哀傷
​#壓力調適

吳家慶 Ivan Wu 諮商心理師/看見心理

【心理師證照】

諮商心理師證書字號/諮心字 006541 號

【給來談者的一段話】

首先,我想對您說:「辛苦了。」

生命中有許多跌跌撞撞,有時現實的重擔讓人喘不過氣,有時親近的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好、是否值得被愛。這一路上,迷惘與疲憊交織,讓人不知該如何前行。

 

當您想嘗試透過諮商渡過這些不容易時,可能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心理師,是性別?專長?過去資歷?視覺年齡?

或許,選擇與男性心理師談話,讓您感到一些猶豫。社會上對男性心理師有許多想像,擔心我們不夠細膩、缺乏共感,或是過於理性,無法陪伴情緒的流動。然而,身為多元性別的一份子,我深知不被理解的痛苦,也曾在迷惘與孤獨中摸索。這些經歷讓我學會了共情,也讓我明白每個人的故事都應該被珍視。

 

在諮商空間裡,我們不會著急於「解決問題」,而是專注地傾聽內心的聲音,梳理生命故事的脈絡。我會打造一個安全的角落,擁抱每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尊重並珍惜您的經歷與感受,無論是掙扎、困惑還是傷痛,讓所有的情緒都能被聽見,讓那些難以言說的傷口,慢慢得到撫慰。

 

諮商是一段我們一起前行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批判,只有陪伴。無論您的故事如何,我都會在這裡傾聽與相伴。

​​​

【心理治療專長】

多元性別文化

LGBTQIA+友善與肯認、非二元性別、性別探索與認同、出櫃與自我認同

性別歧視與微歧視、內化性別汙名、社交壓力或恐同環境、孤獨與社會支持

非典型關係經營、權力與階級分析、社會正義諮商

 

伴侶與婚姻關係

關係衝突、曖昧關係、出軌與背叛、第三者、關係修復、性議題

家務與親職分工、與原生家庭的界限、親職教養、職家平衡

 

人際關係

職場衝突與溝通、職場霸凌與不公平對待

同儕關係與友誼建立、校園霸凌與排擠

 

原生家庭與家庭關係

童年失落或創傷、家庭衝突、手足議題、界限疏離或模糊、原生家庭分化、原生家庭修復與和解

 

壓力調適與情緒困擾

長期壓力與疲憊、工作耗竭、憂鬱或低落情緒、焦慮或過度擔憂、情緒壓抑

 

自我議題

自我探索與成長、自我懷疑、自我認同、自我價值感

 

失落與哀傷

失戀分手、曖昧關係結束、喪親或喪偶、離婚失婚、哀慟、自殺者遺族

治療理念

#經驗取向:真誠的相遇,讓情緒流動

當一個人被理解、被傾聽,內在的傷口便能逐漸癒合。而諮商就像是一場溫柔而真誠的對話,我會營造安全與接納的關係,在這裡,不需要偽裝堅強,也不必壓抑情緒,我們可以一起探索那些被忽略的感受,當情緒被允許,當故事被聆聽,內心的轉變便悄然發生,讓自己得以自在地綻放,也在關係中感受到連結與安穩。

 

#後現代主義:探索生命故事的脈絡,找回內在的力量

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是在時光與環境交織下的篇章。因此我相信任何的想法、情感的波動與選擇,並非偶然,而是來自生活脈絡中的點滴痕跡,可能是家庭的經驗、社會的期待或過往的影響。

諮商的目的並非不假思索的「修正」或「治療」,而是溫柔地梳理生命中的痕跡,理解那些形塑自我的力量,並在其中找回內在的聲音與方向。過程中我們會透過對話與探索,讓生命故事得以重新書寫,成為更真實、更舒服的模樣。

 

#社會正義取向:問題不僅與性格有關,也跟我們生活的世界息息相關

社會正義取向的心理諮商,相信每個人的生命不只是個人的經歷,而是與世界的脈動緊密相連,因此許多低落與自我懷疑並非源於自身的不足,反而是來自社會的枷鎖、文化的框架、性別的偏見,甚至是不公平的權力結構。

在諮商室裡不需要獨自承受傷痛,也不是勉強自己「適應」環境,而是理解自己的處境,並找尋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想讓你(妳)知道:你(妳)的存在,本來就值得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學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碩士

 

【專業經歷】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致理科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實習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精神醫學部 實習心理師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日間病房與急性病房心理劇團體 助理導演

法務部矯正署彰化監獄心理劇團體 觀察員

臺北市立士林國民中學 認輔志工

臺北市立士林國民中學 諮商實習

【專業文章】

溫暖的湯與冷漠的話:解開家庭溝通的密碼

我們曾經起心動念,最後卻沒有一起攜手向前:曖昧關係中的自我

拒C、拒娘、拒陰柔:男同志的陽剛戰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