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談論愛是什麼

作家相片: 看見小編看見小編

林杰勳 Jason Lin諮商心理師


「年輕時,#你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一句電影的台詞道破了愛情最有火花的元素

到底,#愛是什麼?這個千古不變的問題,從金庸小說的神雕俠侶李莫愁就說「#問世間情為何問,#直教人生死相許」,到最近的華燈初上的羅絲媽媽與蘇媽媽為了愛而產生的故事,這些無非就是#為了愛而苦。究竟,愛是什麼?會讓人這麼痛苦。

我想從#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以及心理學家佛洛姆(Fromm)寫的#愛的藝術來談論這個話題。

(微雷)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是2020年台灣由柳廣輝執導的電影。主要講述在解嚴時代(76年)的兩個男生阿漢(陳昊森演)及Birdy(曾敬驊演)的愛情故事,對於當時候的民風來說,很多言論開始可以自由地談論,但是對於同志間的情愛卻不是可以那麼大方地公開。而對於他們來說,那個愛就是 #青春時候想怎樣就怎樣的一種狀態,就如台詞所問的「你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對於阿漢來說,總是在摸索自己的性向以及自己是誰時,對於自己還有世界的嚮往有很多的未知,做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愛上了一個男生;對於Birdy來說,一個總是在挑戰體制,挑戰傳統與權威的人,這種在青春時什麼都不怕的他最後也因為害怕世俗價值的影響而跟一個女生在一起。

究竟,

#愛是讓你更有勇氣?

#還是讓你更加害怕?

心理學家佛洛姆在愛的藝術就開宗明義的說,#愛是一門藝術。也就是說,#愛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並不是靠著先天「愛的感覺」而來的東西。也因此提到一些迷思-對於愛,#很多人在意的是「被愛」而非如何「愛」,因此會把重心放在「#怎麼讓自己被愛」,而被愛的想像則受到商業、資本主義以及消費主義所影響,也就是你會認為只要你打扮好看、個性好就會有人愛你,但不盡然是如此。

佛洛姆提出來的愛,是需要回到自身身上去看到以及整理自己,並且愛自己的一段歷程及結果,這是一段人生的功課。他提出來的四個愛人的四個元素:

1. #照顧:因著你愛他,#你會想要對對方有個關心以及照顧。相反的,你沒有這個動作,更不用說你愛他了。

2. #責任:是一種#你能夠以及準備好回應。我認為這個回應是指在彼此的關係中能夠互動以及給予彼此需求的回應。

3. #尊重:可以#知道對方是一個獨特的的人。也就是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會依照那個樣子來認識他,並讓他依照自己的本性而活。

4. #了解:這邊提到兩種了解的方式,一種是「控制」,這是比較負面的了解;另一種則是因著「愛」的了解,那是#積極主動靠近對方的狀態。

因著以上四點,我認為阿漢以及Birdy在劇中的樣子,有做到照顧與了解,但並沒有真實地做好責任及尊重,而我認為痛苦會因此而產生。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的苦都來自於沒有這四個元素,而是,這四個元素是在生活中可以練習關於愛的功課。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