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容易發脾氣?我怎麼了?

作家相片: 看見小編看見小編

已更新:2022年11月17日

陳玟卉 Wen Hui Chen 實習諮商心理師


「大家常常說我脾氣很好,我也覺得自己脾氣還不錯啊,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碰到我爸媽就是很容易發脾氣…」

「其實真的滿奇怪的,我對別人好像真的比較有耐心,可是和我先生…我真的不懂到底是他有問題,還是我怎麼了,常常講沒兩句,我就會整個火氣上來…」

「…她每次都跟我說,你對別人那麼好,對我就這麼容易生氣,這些話我聽了也是很難過阿…」


這些不知道大家聽了是否有些熟悉呢?

是否這樣不一致的感覺和評價也常常發生在你自己身上呢? 面對這樣的不一致,真的讓人不禁苦思-「究竟在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怎麼了?」


信任搭建了親密,也搭建了我們對彼此的「期待」 和家人朋友們間之所以親密,最可貴的便是來自那些日常點滴中累積而出的信任感,那些信任感,使我們感到被愛、被接納,使我們更自在地做自己,所以,我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家人朋友們就是個能完全理解我們、滿足我們期待的存在。因此,不同於陌生人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磨合,我們不知不覺理想地認為和親密的家人朋友之間已然是一條平坦的道路,即使僅是路上的一顆小石子都顯得格外突兀。


我覺得你應該很了解,但… 當家人朋友們不如我們的想像時,失落的期待使我們感到挫折難受,而我們經常優先採取的行動,是更加倍地將目光聚焦到所有亂了套的部分,開始盤點我們彼此過往生活中的所有細節,做出各種最壞的想像和假設-「你為什麼就是不懂我」、「你明明很清楚我的意思」、「這些我說了好多次你根本沒在聽吧」,於是我們感覺到更多的是不被重視、不被尊重,最後難受的感覺轉化成生氣、沒耐性,讓我們開始一連串的辯論,說出了好多氣話。


難以自控的脾氣,帶來受傷的關係與自己 一頓衝動的脾氣後,兇了別人的我們可能會有很多難過或愧疚,可能會責問自己怎麼控制不了情緒,質疑這個被別人貼上好脾氣標籤的自己,對自己的自我價值感也隨之下降。 而關係中被兇的那一方,即使當下不言明,久而久之,雙方不和諧的溝通對關係所帶來的耗損也會逐日疊加,終將對關係是一種創傷。



為什麼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容易發脾氣?我怎麼了?/看見心理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 因此,當我們在碰到事情感到不舒服,想要生氣時: 1. 先深呼吸幾口氣吧,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給自己一些時間關照自己的狀態,你是否呼吸開始急促、身體肌肉開始緊繃,是否滿腦子都是各種極端、單一的想法,「根本」、「就是」、「都這樣」、「明明」、「不是…那一定就是…」,如果是這樣那此時先別說話吧。


2. 去看看自己的情緒狀態透露了什麼期待或需求,是否你的生氣是因為你期待伴侶在你累的時候幫你一把?是否你的氣惱是因為父母好像沒注意到你渴望有自己的自由?


3. 在瞭解自己的內在的聲音後,換一種表達方式,不是指責也不是說道理,是以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為自己的想法與需求做誠實、負責任的表達和分享。誠實與坦誠的溝通不等於想到什麼說什麼,換個位置,想想看自己可能比較喜歡聽到什麼樣的說法呢。


4. 最後,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同樣的自己也要打開耳朵聆聽對方,並與對方澄清和核對彼此的想法與需求,或許有些被忽略掉的想法正是理解的關鍵。

我相信願意看到這裡的你,一定是很想要找到和身旁親密的人們好好相處的辦法,也想要好好瞭解自己,如果你願意,讓我陪你一同探索自己內在的聲音,伴你一起學著將自身的美好留給你所珍愛的關係。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