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看見小編

你有多討好別人,就有多委屈自己

林嘉琳 Stephanie 諮商心理師



我和A的晤談進行了好一段時間。 她的母親是外籍配偶,父母在她上小學前即離婚,自此與個性粗暴、控制欲強的父親同住,學會「看懂父親的臉色」是A生命中重要的存活技能。半年前A和交往已久的男友結婚,婚後與公婆同住,迄今彼此關係還算相安無事。


「我身為長媳,好像有責任照顧公婆,所以不論工作多忙,我都會趕回家為他們張羅晚餐」 「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太多管閒事,雖然公婆沒開口,但看到他們好像有需求,我忍不住主動幫忙」 「我先生一直很擔心老人家太少出門走動會影響健康,我平常要上班,只好利用週末一早陪他們出門運動」 A接著強調「其實我公婆是開明的長輩,不會對我有過多的要求或限制,但怎麼我卻感覺好累、越來越不開心?」


我們試著理解A的處境: 生命早期在高壓管教下度過,凡事都需符合父親要求,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稍有不順從就會被責罵。A 早已習慣承接父親的情緒,練就察言觀色、壓抑自己的需求,甚至為了不被責罰學會主動討好。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 大多因成長過程缺乏自我價值感,他們對讚賞和認同的需求很高,但卻不知道如何獲得,討好是他們用以獲取自我價值感的方式。


➪ 由於他們的自信大部分來自外在認同,亦即別人說我好,我才會覺得自己好。因而導致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行為總是小心翼翼,容易患得患失,為了符合他人期待,最終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


➪ 渴望讚賞和認同的心理需求並沒有錯,但在這之前我們得先確認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距離,擁有健康的人際界線,才不至迷失自我。

  1. 了解界線對關係的重要性,理解有界線不代表自私,而是讓他人更了解如何與我們互動的基礎。

  2. 覺察自己在關係中的抉擇和行為動機。

  3. 練習穿越他人眼光,學習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4. 關注個人需求,把時間用在自我實現,而非無法掌控的擔憂。

  5. 為自己人生負責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自主性。

  6. 別再收集好人卡了,人終究得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舒服,才能帶給別人更多的幫助。


備註:以上內容為自編撰寫或經過匿名化處理。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148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