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櫃檯 看見

又愛又不能愛?談金錢與心理的關係/看見心理 陳靖妃心理師

陳靖妃 Ariel Chen 諮商心理師



又愛又不能愛?談金錢與心理的關係/看見心理 陳靖妃心理師
又愛又不能愛?談金錢與心理的關係/看見心理 陳靖妃心理師


想到投資理財,大家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尋求理專和理財顧問的協助,以及如何尋求好的投資標的、如何用何種方式賺更多的錢,但很少人會想到去探討自己跟錢的關係。


事實上,它會是更深層影響你是否能「接受自己有錢」,或是「明明理性上想賺更多錢,卻無形中默默又把錢推開」的矛盾狀態。而這個內在狀態,又會造成你覺得自己一直很努力工作,卻為什麼總是存不到錢的無力感。


我最近發現我們每個人跟錢的關係其實背後牽涉到非常多心理的狀態與因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

🌟從小你的需求如何被回應,很可能會影響你和錢的關係🌟

例如:當一個人每次提出自己的需求時,父母都無法滿足他,甚至會被責罵。這會使他長大後很難相信自己的需求是重要的,也不覺得自己值得好的東西。之後每次在買東西時,就會習慣挑最便宜的,而不是自己真的喜歡的,甚至偶爾花多一點錢在自己身上還會有罪惡感。


關於需求,就牽涉到心理學中提到的依附與需求理論。記得之前讀到某位心理學大師曾說:「我們和這個世界,離不開關係。」而這個關係除了指人與人的關係之外,也可以是與事物的關係,像是:金錢、食物等等。


每個人都會有需求,它其實是中性的。但是如上述,當一個人需求一直不被理解,或是看到身邊的家人表達需求的方式變成另一種控制、造成身邊的人不舒服,會讓一些人對於自己有需求這件事的看法變得負面,而打壓自己、不允許自己有需求。


這時,內在累積的不平衡與匱乏感、覺得自己不被愛,可能會透過其他方式希望取得平衡,如:用大吃來滿足自己。然而,因為內心深層終究還是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所以對於擁有或是吃進去太多的食物又感到罪惡,於是便會無意識透過過度運動或是催吐的方式讓自己「不能擁有太多」。


同樣的,對金錢的態度也是如此。明明可能收入不少,可是卻無意識透過各種管道把錢花完,讓自己身上沒有太多錢,這樣才不會感到「罪惡」。


還有另一種情況是,小時候看到父母常為了錢而擔憂或吵架,也會讓孩子想到錢就連結到不安、害怕的感覺,下意識認為「錢=危險=爭吵」,因而長大後無意識在有賺錢機會或是可以升職等情況時,就會偏偏臨門一腳、一再出現莫名抗拒的反應或事件而阻擋自己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但當事人理智上通常不知道為什麼。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也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因素。因此,我認為如果希望能改善和金錢的關係,可以先好好在自己內在下一些功夫。這時,同時再吸收關於投資理財的知識,或許更能事半功倍。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366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