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妃 Ariel Chen 諮商心理師
一直以來,
常有人會問我:「妳的專業取向是什麼?」
每當突然被問到這個問題,
當下我的頭腦會自動湧出很多訊息量XD,
但因為一時超載又無法馬上轉換成精準的語言表達出來,
所以當下會給出一個概括的回答。
然而事後回想,
每次都覺得不是很到位,
總覺得無法很完整地呈現與表達我在工作時的樣貌。
某天,
我心中突然有個聲音:
「是時候要來為自己的專業做個更清楚的定位了!」
除了幫助別人更認識我,
也幫助我自己梳理這幾年來自己在自我成長、專業訓練與接案過程的經驗與累積。
於是,
我決定發揮過去寫論文時被訓練的精神(笑),
同時也希望能試著用比較親民的語言向大家說明我的工作方式。
雖然它很可能會隨著時間和生命經驗的累積而再調整,
我自己也歡迎改變的發生。
仔細回顧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在諮商室發生的種種,
我整理了四個我工作時的主軸:
完形學派經驗取向、多元物件媒材、身體工作創傷修復、身心靈整合(如下圖):
1. 完形學派經驗取向
完形學派是非常注重與自己當下感受連結與覺察的學派,
它的創始人Perls認為在治療中「協助增加覺察的豐富度本身即具有療癒性」,
有點像把散落的拼圖重新拼回來的概念,
幫助一個人回歸完整的自己。
協助來談的你重新聚焦在諮商室內正在發生的事(它通常會是日常生活某些情境的縮影)。
為了幫助你跟自己的內在有更深的接觸,
完形學派也發展出一些實驗(活動)的方式,
創造一個安全且適合療癒的場域,
來引導你能用更具象化的方式深刻經驗轉化的歷程。
而完形學派的心理師定位,
我認為比較是信任案主本身內在的潛能,
必要時也會較親民的分享自身的經歷或是其他積極的介入,
而不只是一個單純聆聽的角色。
2. 多元物件媒材
我一直認為:治療不一定要侷限在單一的形式,也就是談話。
而過去我自己和個案的經驗中,也發現光是停留在理智的談話效果有限。
人有豐富的感官系統,若是在晤談中搭配一些藝術媒材,
如:牌卡、物件、繪圖等,
等於是加入了視覺、觸覺、聽覺、動覺等體感,
能讓用隱喻和象徵的方式,
對於自己的議題有更深刻的覺察與領悟。
除此之外,也更增加了諮商的多樣性與創意,
讓整間諮商室都能發揮它的最大效益。
針對不同的來訪者,有時就像精彩的 即興劇,
讓我也很佩服過程中與個案 內在智慧 所激盪出的火花!
3. 身體工作創傷修復
我們的身體就像是飛機的 黑盒子,
記錄著我們從小到大所發生的種種經歷與 感官經驗。
有時當過去的自己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應對外在的事件,
身心會產生一些 防禦機轉 來保護當時的我們能順利度過難關。
然而,這時有些創傷凍結的情緒依舊藏在我們的細胞記憶裡。
透過生活中反覆熟悉的事件引發,
其實是希望我們回去看見它、照顧它,把它們找回來。
而透過 身體經驗 的連結,
有時能彌補「經驗到卻說不出來」的語言限制,
進而協助我們身心合一,
改善「想卻做不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的情況,
讓你更有力量帶領自己朝想去的方向前進。
4. 身心靈整合
因為我本身過去在心靈領域的興趣與探索,
深受一些東西方靈性與哲學思維的吸引。
我發現它們能幫助我在遇到困境時跳脫較個人的層次,
用一種更整體全觀的視角去看待整個生命脈絡,
進而更篤定去接受當下所發生的不如意。
而這也是我在晤談中時而會與案主分享的,
藉此希望協助他們內在的智慧被啟動,
引領他們改寫更適合自己的人生劇本。
------------------------------------------------------------------------------------------------
以上是我大略整理的四大晤談主軸。
仔細看,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它們彼此其實是相互關聯的。
最重要的是:
每個人當下所需要的元素是很不相同的。
我會評估來談者當下最需要的,
而使用最適合的方式。
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盡力協助他達到 最佳的福祉。
當然有時候也會有一些例外狀況,
如:個案本身意願動機不高,只希望來抱怨卻無心前進與改變、
只想拘泥於某種形式(如:牌卡)的晤談等等,
這時候我都會澄清:
「諮商是一個我們兩個人一起努力的過程。」
我們不是為了做而做,
而是能協助處理與面對真實的自己。
(即使有時候當下可能會無法理解心理師在做什麼XD)
我常說:當你選擇踏入諮商室的那一刻開始,改變就已經在發生。
因為內在有個有智慧的你牽引自己來到這裡。
而我像是一個陪伴或教練的角色,
看看我們可以一起走到哪裡。
如果我有幸能夠成為你(妳)生命旅程中的旅伴,
那們我們就一起好好珍惜這段緣份吧。
文長謝謝你(妳)耐心地看完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