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所「萬能」、有所「不能」—家庭主婦的困境/看見心理 張澄央心理師

admin_SeeingCounseling

張澄央 Emily Chang 諮商心理師


有所「萬能」、有所「不能」—家庭主婦的困境/看見心理 張澄央心理師
有所「萬能」、有所「不能」—家庭主婦的困境/看見心理 張澄央心理師


暑假甫開始幾日,很遺憾聽到近兩日令人心痛惋惜的新聞,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國籍配偶因長期家庭失和的緣故,在與婆家爆發口角衝突後,一時情緒失控攜兩名幼女負氣離家,前往新店碧潭尋短,最終造成兩名孩童溺斃、家庭破碎的悲歌。


從新聞窺見的雖然只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縮影,卻訴說不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無奈,我相信沒有人願意看見這樣的憾事發生,但也希望大眾有機會從社會對「家庭主婦」角色的期待去思考發生了什麼事情。


打掃乾淨的房子、美味的佳餚、接送孩子上下學、盡心侍奉公婆、對家庭成員的一切瞭若指掌……等,這很可能是大家對於「家庭主婦」的想像。


對家庭主婦「萬能」的期待,就更難體會她的「不能」之處。


社會對家庭主婦很常有的迷思和錯誤認知,往往使得她們更為挑戰,像是:對家中經濟無貢獻、沒有一技之長、缺乏對職涯的抱負與遠見、把孩子和家裡照顧好就足夠……等,都會讓家庭主婦們容易產生低自我價值、多重角色(媽媽、妻子、媳婦)挑戰等困境。若這些因素加上文化差異、語言隔閡、生活經驗迥異,磨合的難度提高累積成家庭生活中的不定時炸彈。


我在諮商室遇到一些年輕的家庭主婦,因為比起身邊同齡的朋友們更早邁向婚姻之路,與朋友聊天的話題缺乏交集,容易漸行漸遠、失去人際支持,也有經常被認為日子「過太爽」的無奈,甚至因為當時的花樣年華褪色成糟糠面容,對自我產生的厭惡感,已然忘記當時憧憬的是什麼幸福模樣。


這個社會看似改變很多,但還是有很多約定成俗的舊習在其中。無論是誰都要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況,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並試著接納、調適、長出更多的自己,強化個人的支持系統。

「家醜不外揚」的觀念綑綁了許多人認為遇事得獨自忍受壓力和折磨,但往往向各方資源求助、理解不需自己苦撐面對困境,是我們需要的「外援」,也是為各種苦難的解套。如果你/妳也正遭逢人生的低谷與衝擊,請允許自己尋求適合自己的外援。


期盼這個社會,無論什麼角色都能給予彼此更多的包容和溫柔。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