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榮譽而活,談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作家相片: 看見小編看見小編

謝宇鈞 Terry Hsieh 諮商心理師


奧運特別系列專題(四)



運動(sports)這個詞,最早源自古拉丁文desportare,意思是搬運,後來衍伸成消遣、娛樂或改變個人生活之意,而發展到了現今,可以發現到運動除了擁有消遣、娛樂的意義外,也代表著展現良好體能與個人勝負的關鍵,許多國家也將此視為展現國力的指標,而競技運動也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


2020東京奧運落幕了,回顧這次的奧運,除了台灣得牌數再創新高外,最被人討論的當屬Simone Biles退賽事件以及韓國棒球未能奪牌事件,這些事件當中凸顯了,在現在競技運動當道的年代,彷彿運動員的一切都是為了取得桂冠,「一將功成萬骨枯」,只要得到了桂冠,再痛苦的一切都值得,但相反的,只要沒有得牌,那就什麼也不是。也因為這樣的心態,常使得運動員必須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來面對這種「功利取勝」的達爾文世界。


美國體操天后Simone Biles在以「心理健康」的理由,宣布退出美國體操隊團體賽項目後,更隨即宣布退出個人體操全能賽的項目,在他的發表文中也提到自己過去為了美國體操犧牲了多少,甚至為了團隊榮譽而戰,但也因此犧牲掉了自己「身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


日本網球女將大阪直美,也以長年憂鬱症為理由,除宣布退出法網公開賽外,更在時代雜誌的專訪中提到,體育界應該更需要重視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大部分的人,可能認為運動員因為需要承擔嚴苛的訓練和挑戰,所以無論是在身心狀態上,都會比一般人來的強大。而也因為這樣的偏見,導致了運動員的心理健康議題被低估,甚至忽略。在過往的許多關於菁英運動員的訪談中,也不難發現這些運動員可能或多或少都有心理疾病,但卻因為礙於運動員這個在普羅大眾中「陽光健康」的形象,而降低其求助的意願。 依據中華奧會在去年7月發表的一篇報導中,就提到國際奧會(IOC)曾在2020年5月針對135國,大約4千名運動員及後勤人員的調查中發現,在疫情期間,運動員普遍面臨著身心健康的巨大挑戰,當中更有超過3成的運動員會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身心健康與運動生涯,以及維持訓練和運動的動機等等因素而焦慮憂心。而這份報導,也顯示出其實運動員並不如一般大眾所想的這麼堅強,甚至和一般大眾無異,在面對挑戰、挫折時,同樣會產生負向情緒,甚至是心理創傷與自我懷疑。 也因此近年來,美國與國際體壇開始針對維持和增進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採取一連串的措施,包含職業球隊需要有一位專門的身心科醫生或心理師,或者有一定次數的心理健康服務外,甚至還有心理健康緊急守則,以提供運動員緊急的心理健康服務。 的確,就如同大部分的報導中提到的「運動員也是人」,但在他們的生涯過程中,可能被指導著不能被情緒所左右、需要冷靜判斷,也因為年輕時期就站在鎂光燈下,成為媒體的焦點,造成對他們來說談論私事和情緒是困難的。而精神疾患的汙名化,也使得當這些運動員罹患精神疾患時,他們無法說,甚至是不能說。 但事實上,根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數據指出,在這個世界上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個人曾經或現在罹患過精神疾病,這也就代表著不論在那個領域,可能隨時都會有一群人正在因為精神疾病而困擾著。運動員也不例外。 運動員可能有比一般人更出眾的天賦與基因,甚至經歷了無數次一般人無法承受的嚴苛訓練,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可能也累積了相對於一般人更強的挫折耐受力和抗壓性,但請別忘了,這不代表他們不會遭受挫折和壓力。或許在某些層面上,他們可能更難熬,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可能都會是大家注目焦點。 所以請給這些運動員一點空間,多點鼓勵,少點批評,讓他們也能跟一般人一樣可以脆弱,好嗎?而如果你也是活在像是運動員一般的「達爾文世界」,也請給你自己一點休息和調整的空間,照顧自己,為自己而活,好嗎?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85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