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宛婷 Chen Wan Ting 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遇到不當對待後,情緒湧上的同時,理智會說出:「你沒有做好情緒管理!」這樣的價值觀,要把生氣給忍下去。我們的文化中,會展現生氣的成人是「亂發脾氣」、「不夠成熟」、「不夠大器」且「不理智」的。
🌟以和為貴的觀念下,把壓抑當作常態與美德,把情緒貼上負向的標籤。🌟
很多人反射性地去替別人著想,去思考對方一定是有理由才會這樣對待自己,又會是回頭來責怪自己,哪裡沒做好。事情若沒有進展,自我檢討的聲音也會更加龐大。
「反正怎麼樣都不會改變」、「反正也不會有人理解」
然而這樣的檢討,助長自我厭惡,每次的委曲求全,往往都會變成怨恨與無奈,且多次壓抑的代價,會讓人感受到無能為力,進而對改變毫無動力。
🌟培養健康的生氣🌟
生氣雖然給人破壞或不理智的印象,但其實生氣是有力量的,能夠讓人有力量去捍衛自己的感受、界線與想法,能減少被脅迫或PUA的可能。
情緒也很正常的生理反應,就像是有人揍了你一拳,你會感到痛是一樣的,有人踩到我們底線,會有不舒服與生氣的反應是合理,然而行為是我們能夠做選擇的。
生氣是個訊號,生氣也會讓人感到有力量,告訴你這不是你喜歡的,並有力氣去反應。保留著生氣的感受,不是為了要去攻擊他人,而是讓你有力氣保護自己。
然而很多人因不允許自己生氣,漸漸也忘了怎麼生氣,最後也就忘記原來自己會生氣,忽略原來自己並不喜歡這樣子對待。
🌟以賦能來降低無力感🌟
培養健康的生氣也是創傷治療中,很重要的賦能過程,要允許自己生氣,重新與內在連結,建立生氣得以理智氣壯出現的空間,協助自己從委屈與無力中站起來。我們可透過生氣來看見自己所在乎的面向,避免未來再次被這樣對待,並練習如何去表達與調節生氣,進而成為更加情緒成熟的人。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加入「看見心理」的LINE➡️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