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用愛與關懷取代污名化

作家相片: 看見小編看見小編

已更新:2022年11月17日

謝宇鈞 Terry Hsieh 諮商心理師


最近的台灣其實一直很不平靜,雖然說在世界一遍疫情慘重的狀況下,台灣還能夠做到有效的防堵疫情擴大這件事情,讓台灣得以被世界看見。可是其實從前陣子的吳姓藝人說「憂鬱症就是不知足」的言論引起社會一片撻伐,到前幾天的新店隨機殺人案,主嫌說他患有思覺失調症,引起社會討論,覺得他是否要用此規避刑責等,甚至到了最近因為許多境外移入的案例,社會也普遍對於這些出國的民眾一遍罵聲。


用愛與關懷取代污名化/看見心理

關於這些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反應了民眾對於某些事件或疾病的擔心和恐慌,固然,這個社會對於精神疾患還是有很多的不了解,隨機殺人者真的很可惡,非常時期還出國的人真的是很不應該,但大家又是怎麼理解這些人或事件呢?我想我會用「污名化」這個詞來做說明。

什麼是「污名化」?根據社會學家Goffman所給出的定義,指的是社會因為某些人或群體所具有的某些狀態,而認為他們是負面的、具有差別對待的。 在Goffman的研究中甚至提到任何一種不被主流或大多數人所接受,甚至被認為是較劣等的特質、行為甚至身分等都可能是污名化的元素,換言之,污名化這件事情其實牽涉到了「非我族類」的議題。 而英國學者Thornicroft更認為「污名化」具有三個向度,分別是無知、偏見、歧視三個向度,分別代表了知識性、態度性、行為性。以下分別是幾個例子: 無知:憂鬱症就是不知足,一種以自身立場,所作出的毫無知識架構的發言和理解。 偏見:思覺失調症患者是不是都會攻擊人,一種從知識性角度出發對疾病或群體的錯誤認知。 歧視:非常時期出國的人都是道德感低落、無知,用一種指責的行為來思考他人的處境。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知道,其實污名化的本質裡面其實隱藏了許多的攻擊和社會暴力。而這樣的結果,其實反而會造成許多有狀況的人不願意求助,甚至覺得害怕被貼上標籤。而這其實除了無助於狀況的去除外,更有可能會造成隱匿的危機。


WHO在2001年曾經對於精神疾患提出一個目標,希望大家能夠「心理健康:停止排斥,勇於照顧。」這個目標無非就是希望能夠透過適當的政策立法,進而服務,減少社會對於精神疾患的隔閡,也讓精神疾患患者能夠願意求助,而這樣的目標自然也能夠放到這次的疫情當中。


請記得,指責跟污名化,不會讓疫情和精神疾患不見,獵巫不會讓巫術消失,只有愛與包容,停止指責和污名化,才能讓狀況真正的得到改善和控制。


所以讓我們停止指責,用愛包容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