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看見小編

當在家工作變成一種常態,6招讓你達到工作與親子的平衡

已更新:2022年11月17日

謝宇鈞 Terry Hsieh 諮商心理師


今天宣布了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這也代表著台灣的疫情尚未緩解,而在家工作已經變成了一種新常態,除了可以減少出門外,也可以減少因為交通轉換所產生的風險和時間成本,甚至還可以擁有相對彈性和自由的工時。


當在家工作變成一種常態,6招讓你達到工作與親子的平衡/看見心理

不過另一方面,在家工作所產生的缺點是,私人和工作領域的時間和空間難以劃分,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分心,因而變得比較沒有工作效率,甚至可能因為家人都在家工作或上課,在相處上也容易產生衝突等,所以如何讓在家工作也可以一樣擁有效率,甚至讓親密或親子關係不受到影響也成為新的考驗。或許以下6招將成為你可以參考的重點:


第一招: 建立儀式感 在心理學上,儀式感是一種自我暗示,目地是為了讓人們在狀態之間的轉換可以有所準備和因應,就像我們平常上班時,習慣先打開電腦,買一杯咖啡,然後放個自己習歡的音樂,讓自己進入工作狀態,在家工作其實也可以這樣做,所以先建立起在家工作的儀式感吧。


第二招: 建立工作與親子空間 延續著儀式感,其實空間的設定也是一種自我的暗示,就像我們習慣在房間睡覺休息,在客廳發呆看電視一樣,每個空間都有一個被我們賦予的意義,也因此如果當我們在家工作,也應該設立出一個工作的空間,讓家人和自己知道一旦進到了這個空間內,就代表要開始工作了,而一旦進到了親子空間,就代表可能是休息或是親子互動家庭時間,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快進行角色的切換。


第三招: 練習列出待辦事項 在家工作,容易因為沒有在公司,而缺少按表操課的感覺,因為時間的彈性,容易讓工作進度變得鬆散,加上在家工作會同時需要進行家事和工作事項的分配,因此如果可以,開始列出待辦事項,並練習困難的事項可以儘量提早做,藉此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心理壓力。


第四招: 明確將休息時間放入事項內 在家工作,除了可能會沒有效率外,另外就是工作時間過長的議題,根據WHO研究發現在家工作可能會因為界限模糊而導致工作時間過長的問題,因此在安排工作事項時,如果可以將休息時間也放入代辦事項內,提醒自己休息是相當重要的,建議1小時至少要讓自己起來動一動10分鐘,除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外,也可以提高專注力。


第五招: 維持平時生活作息 很多人在家工作後,因為工作與私人界限變得模糊,容易導致生活作息變得混亂,這除了讓日後回到職場工作會產生不適應感外,也會讓孩子的生活作息變得混亂,也因此身為家長或成人,更應該維持住平時的生活作息,除了可以當孩子的模範外,也可以因此建立出家庭規則與界限,並讓自己在工作時保持專注。


第六招: 建立家庭時間 建立家庭時間,是在家工作維持和家人關係溝通相處的一個重要秘訣,這除了可以讓自己可以有效的從工作狀態中脫離外,也提供了家人相處和互動的機會,並可從中了解每個家庭成員隔天與最近的時間分配和身心狀態,藉此達到互相配合的效果。

試著透過上述六招,或許會讓你的居家工作有意想不到的效率和結果喔!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