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給感到自卑的你

作家相片: 看見小編看見小編

已更新:2022年11月17日

謝宇鈞 Terry Hsieh 諮商心理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被比較的小孩,從小到大好像我們都會被比較,尤其是華人社會 華人社會 好像總是無所不比,以致於造就華人的性格中會有一種比較和自卑 自卑和比較 的心態,好像任何狀況下,我們都需要跟別人來比較,藉此證明自己的優勝劣敗。


小時候比的是各式各樣的成績,媽媽們總是會說:「隔壁誰誰誰的小孩都考第一名,拿了美術比賽第一名,甚至是考上了第一志願,如果我的小孩也是這樣那有多好。」成績才是一切。


長大了之後,比較的事情,變成了薪水和公司,那個誰誰誰在某個上市上櫃公司當經理、工程師,誰誰誰的年薪破百萬,年終好幾十個月等等。


年紀大了之後,開始比較的事情就是孩子的成就,我的孩子在那裡上班,又在哪裡買了房子。


而這些比較的心態,長久下來,在人們的身上就形成了自卑和自大。自卑呈現出來的是「我不夠好。」而自大展現出來的是「我要比別人強。」

我不夠好跟我要比別人強,這兩個特質乍看之下很像是兩個極端,可是這兩個極端,其實都源自於自卑的心理狀態。而所謂的自卑其實是一種 缺乏關注以及愛 的一種心理樣態。因為人最原初的需求其實是 被愛,而一旦缺乏了愛與關注,就會產生無意義感以及被否定感,這樣的感受一旦逐漸在生命中變成一種經驗,自卑就會形塑在生活中,這也就是最典型的自卑感呈現樣態「我不夠好。」



給感到自卑的你/看見心理

一旦對這種我不夠好的想法,出現了過度補償的反應,那麼就會出現一種完美主義的心態,這時候人會把攻擊自己的貶低感,轉變成貶低他人,所以我要變得比別人更好,而這種反應在外人看來,可能就是 自大,那是為了要保護自己的自尊心不再受傷。

比較,也會讓人在人際相處時,很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評價,那怕是一點點的小事我們都會耿耿於懷,甚至會擔心別人是不是討厭自己,因而無法拒絕別人,甚至對於別人提的建議都會生氣和爆怒。抑或者是會對自己極度的沒有自信,所以不敢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總是附和他人等等。而這樣的結果,也會讓在意比較的人們,出現人際上的心理困境。


或許有些人會問,那我應該怎麼調整我的自卑呢?或許中庸之道,不帶評價的去看待自己,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功課,首先光要不在意他人眼光,如實的去做自己就已經夠累了。


首先:必須要夠認識自己,去喜歡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稱讚自己 再來:需要勇敢的停止自我批判,學著用客觀的角度去善待自己,停止自我貶低。停止自我批判 接著:需要刻意練習,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做的事情,然後在過程中找到努力的契機,鼓勵自己不斷前進。刻意練習 最後:需要學習讚揚自己,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