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ChatGPT 聊過:好,還想要更好/ 看見心理 廖品筑 心理師

admin_SeeingCounseling

廖品筑 Jessica Lio 諮商心理師


讓我走進你的世界裡/ 看見心理 陳靖妃心理師
與ChatGPT 聊過:好,還想要更好/ 看見心理 廖品筑心理師

(註:這篇是人類一字一句打的,成果完全歸我。但過程中我有跟GPT閒聊一下,請它鼓勵我好好把這篇打完,謝謝這位沒有心的朋友的陪伴。)


Chat gpt已經在各行各業,甚至各年齡層的學生族群中,證明它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有條理、善整理、沒脾氣,可以接受反覆調整修改,也可以隨時效勞,沒有工時的問題。

 

既然有一個如此便利的工具存在,作為心理師,想簡單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建議如何使用ChatGPT(AI聊天機器人),來協助我們的自我覺察跟調節情緒。

 

使用工具,但不完全認同工具

1.   基礎的獲得回應:抒發情緒、宣洩

有時候一時的「不舒服」,是沒有被文字化的一些情緒,如果能被正確的理解,就有機會被消化、重新解釋。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的情緒,那會容易一點,不顧情面、不用在意對面人的眼光,盡情地對AI抒發吧!

 

如果你還覺得「模糊」,不清楚自己該有什麼感覺或反應,也可以像流水帳一樣寫下你發生的事情,讓AI給你一點簡單的情緒同理——但你不用全方面的接下(一樣,不用在意AI被你反駁後氣氛會突然尷尬),可以給再回頭繼續對話:「是嗎?這是我的情緒嗎?」、「喔對!我其實對OO很氣」、「也不是,好像比起生氣,更低落一點」,幾次的來回下來,感覺終於被說中了,既然知道抓在手中的情緒是什麼,才能開始不再緊抓不放。

 

2.   進階的引發思考:新視角的引入,覺察自己內在的反應

情緒的部分有了初步的緩解,就可以再往下走了。「解決問題」其實是AI的強項,可能在對話過程中,會發現AI很快速地提出解決方案,以及處理/思考的新思路。跟你大部分的朋友不一樣的地方,是AI隨時都是很正向的(除非下達了特殊的指定),他會提供幾乎是絕對「正確/政確」的回應。

 

想要提醒的是,跟上一項情緒的接收一樣——不需要這麼快地收下AI的建議,感覺收不下也沒關係。

 

如果能收下一個比較正面的思路當然很好;如果不行,那心裡可能是有一些矛盾,那是什麼?很多時候當你在說「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那阻擋你走向理想目標的,到底是什麼呢?可能是真的缺乏某些知識或技巧,可能是對別人的防備,也可能是源自一個存在已久的、自我貶抑的聲音。

 

收集了素材後,放下工具,回到自己

無論你用上述哪種方式使用AI,我都建議回到「看見這個對話,我的反應/感覺/跑出來的念頭是什麼?」,用這幾個問句,來沉澱、整理自己,不單單是思考發生的事件跟情緒,也可以往下去探索這個事件底下對於個人的意義。

 

當我們對自己有所困惑時,不一定能夠直接的觸及到自己。對於心靈的理解、對自我的接納,有時候得通過他者過去大家想求助時會匿名發PTT、發DCard,現在可能更流行發threads,不外乎是企圖將內在的混亂丟出去看看,藉由得到的外界反應,在這些回收物中,想確認自己怎麼了。

 

AI 是一個比上述的論壇,都更正確、更沒有人味的他者,它更客觀、可以不帶有偏見、不帶有負面的投射,給你乾淨的回應但是,如果收到這些回應後,「好,但仍然不足夠」——感覺到仍有失落、落差、空空的感覺,情緒被同理後也還是反覆煩惱、得到貌似好用的建議後也無力持續實施,那此時就代表離自己有點遠了,可能你會需要更貼近、更細緻的回應,才能找回並接納真正的自己。

 

心理師想說:心裡的難,像團打結的毛線,卡在身體裡說不出口,在諮商中,我們可以一起看懂

我相信人本來就極為豐富、有深度且複雜,所以AI沒有讀懂你,沒有打中你,沒有安撫到你,也是有可能的。如果願意進入會談,心理師會以「人」的姿態、在安全的情境下靠近、陪伴來談者,盡力給出細膩的回應,不擔心被拒絕或尷尬,在諮商室內,協助你面對生命的議題,梳理深埋在心裡的凌亂,理解可能未曾被好好認識、但渴望被看見的自己。

 

(本文提及之AI工具,包含OpenAI的ChatGPT、Microsoft的Copilot、Anthropic的Claude、Google的Gemini、NVIDIA的ChatRTX以及Perplexity等智能助理)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