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dmin_SeeingCounseling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 看見心理 吳家慶心理師

吳家慶 Ian Wu 諮商心理師


讓我走進你的世界裡/ 看見心理 陳靖妃心理師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 看見心理 吳家慶心理師

迴避不是不在意,而是對受傷的恐懼


依戀(Attachment),有習慣在接觸心理學的讀者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這個概念近幾年來被廣泛的用來解釋親密關係的互動,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不安全依戀中的「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在依戀類型當中,與他人情感交流最少、最獨立的一組莫過於逃避依戀了。逃避依戀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些人仍舊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而有些人也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他們的共通點就是:迴避與他人建立長久且親密的關係,甚少與他人有情感的交流,也難以感覺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聽起來很矛盾,為什麼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卻迴避與他人建立長久親密的關係呢?事實上,逃避依戀者很難與他人交心、不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與需求,可能可以與他人有蜻蜓點水的關係,但要走入他們的心裡、和他們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是不容易的。

 

逃避依戀者的心理歷程

可能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有人會不想與他人建立長久親密的關係,這些人是天生的獨行俠嗎?還是孤僻型人格障礙(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我不排除確實有些人天生只需要比較少的社交網絡或社會支持就足夠了,但有一部份的人就如同逃避依戀者一般,「我需要與他人建立關係,但我不想」。這個不想的背後通常伴隨著某些恐懼,害怕被人家看見自己的脆弱、擔心被拋棄、被評價,進而表現出不依賴任何人,不會尋求他人的協助,因為他們認為絕對不能指望任何人,也不相信別人,如果不小心示弱的話,會引來更糟糕的結果。

 

逃避依戀風格的形成

會造成上述的恐懼有很多成因(成為逃避依戀者的危險因子),例如:教養上的忽視、主要照顧者的過度控制、暴力與虐待、雙親失和、在人際關係中曾經遭遇霸凌或排擠、背叛或拋棄、失落或挫折事件等。這些可能的原因會讓人們內心傷痕累累,最後為了避免這些傷痛再次的發生,所以開始迴避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為一旦再次建立親密的關係時,又等於給了對方再次傷害自己的機會。


此外,逃避依戀者除了上述的危險因子之外,他們可能也缺少保護因子,亦即安全堡壘(Secure Base),換句話說,當人們在遭遇到上述的事件後,如果沒有被適當的同理回應、給予支持、接納挫折,反而被指責、評價,甚至忽視關照的索取、這些負向經驗的話,就更有可能發展成逃避依戀者。


講了這麼多,我在這邊舉一個例子。A的雙親認為男生未來要成家立業的,所以應該凡事都要理性,所以生為男性的A從小就很難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想要撒嬌也會被雙親給拒絕,他們認為這種依賴的行為會導致A永遠都長不大,所以A漸漸的學習不表達自己的需求(危險因子:教養上的情感忽視)。


A在國中時期班上的人際關係不好,時常被同學排擠和捉弄(危險因子:人際關係的受挫),回到家之後找爸媽哭訴,卻換來一陣的指責:男生有什麼好在意這些的,那些人不和你當朋友就找其他人啊!!(缺乏保護因子)此時,A受傷的心裡不僅沒有接納,反而被評價和要求。久而久之A學會一件事情,這個世上沒有人在乎我真正的感受,當我展現脆弱時會被拒絕,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關上我的心房,這樣就不會被傷害了,所以A漸漸的與他人的建立的連結越來越薄弱,忽略自己的內在情感和需求。


有一次我的朋友在向他的伴侶提完分手之後跟我說:我發現到頭來我好像只愛我自己。當時的我滿心疑惑,但漸漸地,好像知道他這句話背後想要表達的是:我得好好保護我自己,因為沒有人會在乎我真正的感受和需求。事實上,逃避依戀者深怕有一天會讓重要他人失望,被厭棄、拋棄,因此為了避免此種難堪的情況發生,逃避依戀者會選擇先離開關係,避免上述可能發生的窘境。

 

如果我是逃避依戀者,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有所覺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而我更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告訴大家,「依戀風格的判定並不是一個定論或結束,而是一個靠近自己的旅程。」可能讀完文章後發現自己是逃避依戀者,但如果關係讓你感到自在的話,又何妨呢?意思是,即使逃避依戀被歸為不安全依戀的類型之一,但如果我沒有在生活中感覺到困擾,那就說明它並不是問題。心理學的理論從來都不是拿來評判或要求人的,而是用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那如果我發現我的行為模式帶來困擾的話,或許這就是一個值得探索與成長的契機。試著直面自己在關係中的習慣,接納那些迴避模式,並想要退縮的時候,提醒自己,冒險一次,嘗試不一樣的人際模式。希望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的輪廓,才有機會替這些輪廓重新雕琢,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參考資料:

失落戀花園(2021年7月9日)。3分鐘了解逃避依戀:比起跟人相處,自己一

個人獨處還比較輕鬆

2024年12月7日,取自泛科學(2016年9月26日)。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2024年12月7日,取自泛科學(2019年3月13日)。「依附類型」從何而來?這要從童年開始說起──依附理論系列(十五)

2024年12月7日,取自岡田尊司(2017)。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聯合。(原著出版年:2013)

蘇飛淨(2012)。大學生親子依附、人際依附 與親密依附之相關研究。﹝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0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